简体中文  /   English

行业资讯

矿产资源安全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日期:2021-04-16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相当长的历史递进过程中,矿业一直是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来源。在世界上,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

  中国作为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矿业的发展为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延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矿产资源为国计民生提供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因为国家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有了石油、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有力支撑,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打下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正是铁、铜、铅、锌等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奠定和夯实了我国现代工业、农业和运输业的基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矿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的工作,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描绘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基本方略”中又提出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要求和举措。这些目标的实现和举措的实施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有力支撑。

  可以说,矿产资源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矿业行业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目标更加清晰,既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保障资源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矿产资源保障存在短板弱项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国内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大幅增长,但总体来说,依靠国内资源仍然无法满足需求,重要矿产对外依存度仍会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较高水平。

  特别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无论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是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实现,仍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来保障。

  然而,我国的矿产资源安全保障问题不容乐观。我国的矿产资源禀赋条件本身就不好,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也不足,贫矿多富矿少、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大型超大型矿少小型矿多的特点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业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益的提高,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2020年,尽管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但我国大宗矿产品进口总体表现依然“不俗”。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煤及褐煤、原油、天然气等大宗矿产品进口呈现量增价跌态势,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呈现量减价涨态势。

  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矿产资源将会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能否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将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社会是否能够持续高质量发展。

  立足国内保障矿产资源安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把矿产资源安全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才能有信心有能力立足国内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实际上,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他明确指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其中,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国内资源储量是我国资源安全的“压舱石”。为立足国内,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通过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国矿产资源“寅吃卯粮”的局面得到缓解。

  “当前我国的矿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自2013年以来,国内地质勘查投入(注:非油气矿产)持续下滑,2018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74亿元,同比减少12.4%。有色金属矿山投资自2014年以来连年下降,2018年在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止跌企稳的情况下,矿山投资仍比上年下降。”在第二届全国矿山资源-环境-生态修复大会暨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建议:要加大探矿增储力度,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实现资源集约开发,着力建设绿色矿山。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相关部门把生态文明等同于生态保护,把生态保护又简单地理解为多划生态保护红线、多设立保护区,并严禁包括矿产勘查开发在内的一切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建议,现在的绿色勘查和绿色开发技术完全可以满足生态保护的需要。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将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矿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许多新型能源、新兴产业、生态建设和民生保障等原材料和产品来自矿产品,对资源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并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要打造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时代中国矿业发展升级版。”有关人士建议,要积极实施矿产资源保障战略,坚持节约为先和储备为上原则,在开展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基础上,加快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继续加大找矿力度,努力形成一批资源储备地,加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内在动力。同时,还要开展国际矿业合作,建立稳定、安全、多元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和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矿业体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或是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资源保障基础上,现在是,未来也是。(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