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行业资讯

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矿局局长王建明

日期:2020-05-25

“不当‘荣誉’委员,做好‘责任’委员。”5月13日,在赴京参加今年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明仍然在为进一步完善将提交的提案向多名地质专家征询意见和建议。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是“前哨站”。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

  作为全国基层地勘行业唯一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一年来,王建明总是力所能及地跑基层、蹲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源,力求在提案中,找准党和国家对地质工作需求的切口。“今年,我是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作为百万地质大军的代表,围绕地质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建言献策是我不可推脱的责任。必须在地质工作这个‘前哨站’,努力当好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探矿人’,确保‘建言建在需要时’。”王建明说。

  去年,王建明共提了4个提案,其中3个个人提案,1个联名提案。个人提案分别是《关于充分发挥地质队伍作用全方位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科普工作推动生态文明不断进步的提案》;联名提案是《关于降低知识产权服务业企业负担的提案》。4个提案均一次性通过提交,均收到相关部门的答复和办理,并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自然资源部还专程派调研组到四川省地矿局来进一步了解情况。

  大地质,小切口。问及今年关注的题目,王建明表示,和前两年一样,还是聚焦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面。“地质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并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王建明说,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体会很多,有很多感悟想说。今年,他重点关注了土地质量调查、地灾防治、黄河源若尔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地质遗迹保护四个方面的内容。

  加强土地质量调查,夯实国土空间规划基础

  王建明其中一个提案,与土地质量调查有关。

  土地是岩石、土壤、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建设生态文明、保障粮食安全、开展空间规划等重要工作的关键资源要素。

  近年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发挥专业队伍技术支撑作用,先后在全国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耕地质量调查等调查评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我国土地质量的基本情况,但还存在着间隔周期太长、覆盖面不够、标准不一、综合研究不足等问题。

  在王建明看来,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基础上,开展土地质量调查评价,摸清我国土地质量“底数”,不仅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治理水土污染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先行基础,还是调整优化农业布局、发展现代农业的科学支撑,更是划定国土空间“三条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

  “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质量调查,给土地做一个详细的体检,因地制宜,保证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做到每一块土地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草则草。”王建明说。

  如何进一步加强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王建明在广泛征询了多位专家的意见后,在提案中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完善土地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兼容兼顾的土地质量分类、分级等标准; 二是全面部署各类土地质量调查,特别重要区域要开展更高精度的土地质量调查评价,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精准绘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提供基础数据;三是加强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对农用地进行定期“体检”,进一步摸清元素在土壤中迁移、富集的动态规律,构建土地质量动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推动农用土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分和安全利用,确保农牧产品质量安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开展土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加快摸清污染地块开发利用总数,探索治理修复经验,提升治理修复能力,保障土地利用安全、人居环境安全;五是强化多学科综合研究。

  其中,强化多学科综合研究,王建明认为尤有必要。“地形土壤、气候条件、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等多种因素均会对土地质量造成影响,建议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系统研究,引导地质、农业、林草、气象等专业队伍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进行合作研究,加强相关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在土地质量提升、土壤污染治理、农产品培育、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与推广。”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让地球家园珍贵遗产更加闪耀

  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王建明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地质遗迹,是地球在形成、发展、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过程中,所保存下来的记录和痕迹,其包含的特殊地质构造、地层、岩石、沉积、古生物化石、水文等,是地球运动的历史档案,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窗口和解译地球演化的线索,更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和独特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球科学价值。

  目前,地质遗迹主要以地质公园、化石保护地、典型剖面等形式进行保护,其中,地质公园最为大众所熟悉。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明了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的发展方向。自然资源等部门以建设地质公园为抓手,编制了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制定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相关规定,有效地保护了地质遗迹。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立了近220处国家地质公园(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9处)及多处化石保护地,在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促进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现状来看,仍存在内涵挖掘不足、有效保护不够、资源转化低效、开发利用欠佳、保护立法滞后等诸多问题。”在关于加强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提案中,王建明建议:

  保护与开发,立法为上。制定《地质遗迹保护条例》,根据指导意见针对自然公园建设要求及当前地质遗迹保护的客观需要,结合《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研究制定《地质遗迹保护条例》,指导、规范、加强全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研究制定更加清晰明确的保护开发指引政策,使地质遗迹得到更好保护与利用。

  同时,在强化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加强地质遗迹监测保护的基础上,大力推动资源转化。发挥地质公园品牌效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完善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地质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发展路径,打造“旅游+地质文化”为核心的特色主题村镇和地质文化村落,支持贫困地区群众参与村镇、村落建设服务。围绕地质遗迹,精准把握消费需求,大力引入VR、AR等技术,开发科考研学、山地运动、登山探险等多元化、适应不同群体的参与式体验项目,提升地质主题旅游吸引力。

  此外,加大地质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单位、科研机构、专业院校优势,围绕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旅游地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推动地质遗迹监测保护、景观成因和成景规律、景观修复等应用型地质科技创新。

  王建明特别谈到,由文化旅游部组织的四川试点文化文化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目前已取得第二批试点成果,其中发现和发掘出大量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资源,十分珍贵,对下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提升自然灾害应急及治理能力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王建明说,我国作为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形势仍较为严峻。

  数据显示,地球内部运动处于活跃期,加之极端天气频繁,这种地下地上多因素的叠加,给自然灾害埋下了隐患。2019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181起,造成211人死亡、13人失踪、7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7亿元;与2018年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加108.4%、100.0%、88.4%。“因此,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提升自然灾害应急及治理能力建设,十分有必要。”王建明说。

  如何加强?王建明建议,首先要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风险与治理能力调查评估。从国家重大战略安全保障出发,加强地球学科基础研究工作,如活动断裂带调查分析等。建立地质灾害风险与治理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以县为单位加快推进调查评估,形成地质灾害风险与治理能力数据库,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治理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

  其次,努力变被动为主动,加快主动防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动态性等特征,王建明建议,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大数据中心和区域分中心,推动自然资源部门、气象部门、地震部门、水文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共用;健全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建立“天、空、地”一体的地质灾害识别和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实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使防灾关口前移,把被动灾害治理逐步转为主动防御。加强地质灾害形势趋势研判,定期组织自然资源部门、气象部门、地震部门、水文部门等会商研判,更好地发挥监测预警作用。

  同时,建立公益性地灾防治和应急抢险常备专业队伍。充分发挥地勘队伍及其专业队伍的公益职能和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健全地质灾害调查、专业巡排查和监测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强化专家服务队伍建设,夯实自然灾害治理能力和突发灾害应对能力。大力支持常备专业队伍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发挥其应用型地灾防治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

  此外,王建明还建议,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和加大向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财政专项资金倾斜力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如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学习教育、探索建设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逐步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倾斜力度引导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生产,以及多渠道提供防灾减灾应急资金保障加快制定鼓励防灾类PPP项目政策等。

  开展保护修复试点,为若尔盖湿地把脉开方

  今年,王建明还提交了有关若尔盖湿地保护的提案。

  若尔盖湿地,王建明很熟悉。大学毕业后的他,在阿坝州驻扎了18年,那里的山山水水都刻在他脑中。“去年10月,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若尔盖湿地再次吸引了我的目光。” 王建明说。

  若尔盖湿地,位于四川北部,总面积2.87万平方公里,生态红线面积0.8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高原沼泽植被集中分布区,是黄河源*********生态功能区、黄河重点水源涵养区,享有“高原之肾”和“黄河蓄水池”美誉。

  资料显示,若尔盖湿地在枯水期向黄河补水占总径流量的45%,一般季节占总径流量的30%。受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上世纪70年代后,若尔盖湿地一度水土流失加剧,沙化愈演愈烈。近年来,国家先后投入6.3亿元资金进行若尔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局部恢复了一些湿地,但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针对这一情况,王建明建议,首先要全面开展综合调查评价。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统一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等多门类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综合调查、评价。摸清时空分布特征,评估生态风险,找准问题成因,为加强水源涵养地的统一管理、科学保护、系统修复提供坚实科学依据和权威数据支撑。

  其次,需编制若尔盖湿地保护修复专项实施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系统保护原则,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总结生态治理经验,配套制定实施《黄河源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修复专项实施规划》。明确水源涵养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定位、空间布局、任务要求、责任体系等,以加强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统筹指导。

  同时,开展若尔盖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作。设立*********专项,统筹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发挥专业队伍优势,开展若尔盖湿地保护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形成典型经验并推广应用。

  王建明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充分利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搭建山水林田湖草信息数据体系、山水林田湖草信息服务体系、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的监测评价及运行过程中的决策分析体系,形成智能化的生态环境监测、问题分析、决策系统和一张图智慧管理平台,切实提升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管理决策水平。

  “若尔盖湿地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构建各要素利益统筹协调机制。对上游地区重点在生态补偿、生态治理、生态移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同时加大对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王建明表示,虽然去年以来,当地政府和专业地勘单位在积极合作探索开展若尔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但该项工作的推进,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